
10月中旬配资网网站,一场由美国商务部悄然发起的“50%规则”对华制裁,意外引爆了中美之间又一轮激烈博弈。当中国宣布对稀土技术实施严格出口管制时,白宫内部却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混乱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曝出,实际上中国早在8月谈判中就向美方发出强硬警告,但这一警报却被美国政府忽视。而更令人惊讶的是,据《香港01》报道,特朗普本人竟声称对这项影响深远的制裁政策事先毫不知情。
在中美关系高度敏感的时期,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推出的“50%规则”犹如一颗深水炸弹。该规则计划对数千家中国企业在半导体、人工智能、无人机等高端制造领域实施“连坐式制裁”,堪称特朗普上任以来最为激进的对华打压措施之一。耐人寻味的是,特朗普在得知中国反制后勃然大怒,当众怒斥卢特尼克“愚蠢”。
仔细观察特朗普政府内部动态,答案逐渐浮出水面。过去数月,美国财长贝森特在贸易谈判中频频亮相,几乎取代了商务部长的传统角色,导致卢特尼克长时间消失在公众视野中。贸易谈判本是商务部的“主场”,但在这场权力博弈中,卢特尼克的职权被明显架空。直到中美后续谈判中,他才抓住贝森特提前回国的空档,重新在媒体前“刷存在感”。
这种权力格局下,卢特尼克完全有动机通过推出强硬的“50%规则”来重新争取特朗普的青睐,巩固自己摇摇欲坠的政治地位。## 02 误判中国:特朗普的一厢情愿与战略失算特朗普对中国的误判并非偶然。回顾今年4月的对华关税战,特朗普在没有任何预案的情况下就贸然出手,自信地认为通过极限施压就能迫使中国让步。
这种战略误判源于特朗普对中国决心和实力的双重误读。事实上,中国早已发展为全球首屈一指的“工业巨兽”,在高端制造领域拥有强大的反击能力。中国对稀土技术的管控措施,精准击中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软肋。
稀土作为“工业维生素”,在半导体、电动汽车、国防工业中不可或缺,而中国掌控着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关键环节。特朗普政府一方面轻视中国的警告信号,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可能的反制措施缺乏起码的预案,这种盲目自信最终让美国陷入了被动局面。
卢特尼克的行为看似擅自行动,实则是对特朗普执政风格的精准模仿。在特朗普政府中,揣摩“总统精神”并付诸极端行动,已成为官员们求宠的捷径。特朗普上任后,培育了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,激进提案往往获得奖赏,谨慎建议反而遭到冷落。这种环境下,官员们争相推出极端对华措施,就不足为奇了。从特朗普的角度看,他或许真的对“50%规则”不知情。但正是他塑造的这种决策氛围,导致下属敢于推出如此激进的政策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特朗普的治理模式创造了一批“金发野兽”,这些官员疯狂追逐总统的认可,甚至不惜冒险推出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政策。特朗普发动全球关税战的背后,是美国深层的财政危机。当前美国债务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,持续的经济压力迫使特朗普寻求各种财源“补血”。
然而,针对中国的关税战并未带来预期收益。相反,中国的反制措施让美国许多行业遭受重创,特别是依赖中国稀土供应的高科技产业。高盛集团分析认为,此前达成的“关税休战期”很可能再次延长,甚至“关税升级”可能被无限期冻结。但事情不会如此简单。
特朗普面临着一个艰难抉择:继续升级贸易战将招致中国更严厉的反制;退缩则面临国内政治对手的抨击。在这个两难境地中,将责任推给商务部长卢特尼克,成为特朗普最便捷的出路。
对中国而言,特朗普的误判和内部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。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配资网网站,中国需要更大市场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突破,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,其地位依然关键。
富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